姓名:刘吉臻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Focus Area):
1、智能发电理论与技术
2、虚拟电厂与综合能源系统
3、新能源发电控制与运维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主楼E1029
电子邮箱:ljz@ncepu.edu.cn
办公电话:010-61771497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刘吉臻,男,1951年8月出生,汉族,山西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8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学院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保定校区校长;1998年6月起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长;2001年1月至2016年11月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现任“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智能发电专委会主任委员、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FIET)、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2011年主持研发成功我国最大容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2013年研发成功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我国当前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面临的难题,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开展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及以上奖项7项。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新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等学术著作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三、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纵向项目:
时间 | 单位 | 项目名称 | 金额(万元) |
2017 | 山西省科技厅 | 燃煤电厂大型空冷系统节能与安全运行技术及装备开发 | 208.5 |
2017 | 中国工程院 | 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 80 |
2017 | 教育部人文社科 | 新工科、新理念、新实践——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 20 |
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与源网协同控制 | 292 |
2018 | 中国工程院 |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监测预测预警发展战略研究 | 10 |
2018 | 中国工程院 | 海峡两岸应对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100 |
2018 | 北京市科委 | 能源领域技术协同创新—火电机组智能运行控制系统研制 | 207 |
2018 | 山西战略研究院 | 山西打造“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的实现路径、主要举措及战略研究 | 100 |
2019 | 中国工程院 | 《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修编咨询研究 | 100 |
2019 | 中国工程院 | 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研究 | 600 |
20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弹性运行与保护控制 | 300 |
2020 | 中国工程院 | 能源战略(2035) | 60 |
2020 | 中国工程院 | 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战略研究 | 45 |
2、 横向项目:
【1】中国华能集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系统科技专项(一期),2021.11-2023.12,8000万元
四、主要获奖
【1】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工程示范,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9)
【4】 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及其应用,2020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5】基于先进测量技术的燃烧优化闭环控制系统在600MW火电机组上的应用,2013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五、代表性论著(第一作者,限10篇)
【1】J. Liu, Q. Wang, Z. Song, and F. Fang, “Bottlenec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penetration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Engineering, 2020, doi: 10.1016/j.eng.2020.08.016.
【2】J. Liu, Q. Yao, and Y. Hu,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load frequency of hybrid power system with wind power and thermal power,” Energy , vol. 172, pp. 555–565, 2019, doi: 10.1016/j.energy.2019.01.071.
【3】J. Liu, M. Zhu, Z. Lin, and S. Chen, “A dynamic clustering model of wind farm based on the operation data,” J. Renew. Sustain. Energy, vol. 4, pp. 043111, 2015.
【4】J. Liu, H. Meng, Y. Hu, Z. Lin, and W. Wang, “A novel MPPT method for enhancing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taking power smoothing into account,” Energy Convers. Manag., vol. 101, pp. 738–748, 2015, doi: 10.1016/j.enconman.2015.06.005.
【5】J. Liu, C. Cui, Q. Meng, Y. Shen, and F. Fang, “IAE performance based signal complexity measure,” Meas. J. Int. Meas. Confed., vol. 75, pp. 255–262, 2015, doi: 10.1016/j.measurement.2015.07.038.
【6】J. Liu, Q. Meng, and F. Fang, “Minimum variance lower bound ratio based nonlinearity measure for closed loop systems,” J. Process Control, vol. 23, no. 8, pp. 1097–1107, 2013, doi: 10.1016/j.jprocont.2013.06.012.
【7】J. Liu, Y. Hu, D. Zeng, and W. Wang, “Optimization of an air-cool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rid stability,” Appl. Therm. Eng., vol. 61, no. 2, pp. 206–212, 2013, doi: 10.1016/j.applthermaleng.2013.07.034.
【8】J. Z. Liu, Y. Liu, D. L. Zeng, J. W. Liu, Y. Lü, and Y. Hu, “Optimal short-term load dispatch strategy in wind farm,” Sci. China Technol. Sci., vol. 55, no. 4, pp. 1140–1145, 2012, doi: 10.1007/s11431-012-4755-3.
【9】J. Liu, S. Yan, and D. Zeng, “A new measurement model for main steam flow of power plants,” Procedia Environ. Sci., vol. 11, no. PART A, pp. 18–24, 2011, doi: 10.1016/j.proenv.2011.12.004.
【10】L. Jizhen, L. Yanquan, and D. Z. Li, “An Intelligent Self-Tuning Cont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oad/Pressure Control System,” IFAC Proc. Vol., vol. 25, no. 20, pp. 273–278, 1992, doi: 10.1016/s1474-6670(17)49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