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月,女,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11月,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402班,现任软件1402班班长,控计学院2014级年级长,IEEE学生会员。连续三年获校一等奖学金,获国家奖学金一次,“博纳之星”一等奖学金一次等。获国际级奖项一项,国家级奖项四项,及省部级、校级奖项若干。软件著作权两项。大三综测排名第一,三年综测排名第二,现保研至北京大学研究大数据与云安全。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多项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等。
一句话介绍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学术背景部分
我的高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语数英物化生。参加的初衷特别单纯,为了找各种理由堂而皇之不好好上课出去玩。获了大大小小不少奖,但让我觉得更宝贵的是在备赛和比赛中,不仅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抗压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模式也都有很大的提升。在东南大学夏令营期间,高二的我有幸走进东大的网络研究实验室,在研究生学长学姐的带领下,近距离接触了当时还未广泛使用的4G网络的研究,我想后来这个专业的选择,可能也是那时埋下的种子。
我大学三年的平均学分绩是91.70,专业排名第二,90分以上的学科占比85%以上。不同于大部分大佬,嗯,我也不是大佬,我从没去过通自,也不怎么经常去图书馆。所以我觉得我的学习方法总结起来可能是以下几点:
1、要善于总结、回顾和拓展。我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会首先站在总体的角度,去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分解,重点学习每一部分的知识重点(学科内普遍认为经典的部分)及亮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注意思考其与之前所学知识的关系,我闲暇时会经常把之前的专业书再过一遍,总能有新的惊喜。
2、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执行力。我始终觉得玩要玩得尽兴,学要学得用心,做任何事不能拖泥带水。没有效率的学习都是自欺欺人,如果学的你感兴趣,那自然会主动投入,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享受你无法回避的痛苦吧,毕竟慢慢看到自己变得优秀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3、让优秀成为习惯,注意日常积累和实践,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我的专业中,编程能力是衡量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每门课书上可以实践的算法或例题,我都自己敲过键盘。现在听来可能觉得工作量巨大,但回想却觉得并没花很多时间。
科研竞赛
软件著作权两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三等奖,电工杯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等奖,蓝桥杯软件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北京市三等奖,“腾讯社交广告”高校算法大赛优秀奖,校电力科技杯三等奖,校互联网+大赛二等奖,节能减排校三等奖。
我的科研竞赛看起来在众大佬中还真是水水哒,大学的竞赛大部分是团体战,好的选题加好的队友几乎就等于妥妥好看的成绩单了。可能因为对专业能力的不自信,我对学科竞赛的兴趣并不大,所以保研出去面试时,也有被老师调侃最终简历上拿得出手的项目多出于自娱自乐。可能这也是我不求值不值得,只求痛不痛快的个性造成的。
比赛经验:
数学建模类。第一天查资料,要带公式、数据、图表的那种资料,纯文字的是没有意义的,之后要梳理思路,选择模型,第二天和第三天再写文章和编程,文章一定不要缺东西,且满足比赛要求,最重要的是摘要部分,需要体现整篇文章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论。凡建模必熬夜,且会觉得没多少进步,但没意外的话,这是你最接近成熟的学术论文的经历。
创新创业类。充分体现项目创新性,商业模式阐述清晰。年轻的时候,做什么事不重要,坚持而不维持,才会有大收获。提出革命性的创意要基于对行业的了解、洞察,大学生阅历有限,所以没大想法也OK,点子不新颖不要紧,如果能够真正从市场、企业运作、产业、行业角度向评委阐述一份创业计划,并能言之有理地写成计划书,也是很不错的。
学生工作
大学的前三年,我当了两年团支书,一年班长,两年年级长,也在党支部接触了一些党建工作,后来也多了驻班党员和学业辅导员两个小身份。
《一代宗师》里边说,习武之人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于我来说学生工作也能以此类比。首先我能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与人打交道,处理非专业事务中,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掌握一些通用素质,并且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学习博弈和平衡的技巧,学习去做一个靠谱且有想法的人。
软件1402,于我来说,是我认知里我在大学的第一个集体,什么东西扯到第一个就会显得很不一样,所以从大一铺天盖地的活动,到现在陪伴大家各自努力奔前程,很开心看到大家依旧相互扶持、坦诚相待、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年级中,我有参与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工作,于我来说,其实也占了大学生活很大的比重。熬了不少夜,却也不知不觉收获了不少无比宝贵的经验。特别感谢历任辅导员的悉心栽培和引导。
支部工作,则让我的思想觉悟和大局观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策划开展的支部活动中,我也深深意识到了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和社会责任。
坦白说,学习和工作,我并未觉得有太多冲突,如果一定要说权衡,记得抓住重点,统筹安排,始终要理性评估事情的轻重缓急和自己的能力极限,给每件事预留出需要的足够时间,保持一定的计划性和逻辑先后性。
社会实践
大三下学期,我进入了腾讯公司,成为了一名软件后台开发实习生,参与了“腾讯智慧校园”的设计开发工作。作为国内互联网届赫赫有名的BAT之一,腾讯给了我很大的包容度和学习平台,腾讯的工作模式是“导师学员制”,我的导师是整个部门的技术老大,前后端一把抓,也教会了很多实用的开发技巧。实习期间,我的进步曲线非常陡,他首先给了我一周时间,学习代码规范、学习PHP语言,了解项目,看技术文档。之后逐步加难度,让我进入实际项目中去。从第一次实践的登录码管理,到审批功能,消息管理等等,再到最后一个模块——大屏统计,我先后参与完成了大小12个功能模块。我的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也成功获得了很多同事的认可,在导师的提名推荐下,获得了“月度之星”的称号。我还记得最后导师的提名理由:“一个给我无限惊喜的实习生,思维灵活,代码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能高速超前完成任务,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工作能力超出预期。”
然而这一切都是每天将近10个小时的学习和实践换来的,在腾讯的工作一方面让我提前了解了行业就业的状态,将理论研究推向实践的高度,去真正了解所有成熟软件背后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也让我有了专业的前瞻性和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比如图片语音等信息转存腾讯云的配置及操作,就让我感慨良多。在腾讯看过这么一句话:“致敬每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我想每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其实归根结底也就是当下的小目标碰上了那么点运气和努力的熔铸。
公益成就
大学三年我的志愿时长累计超过100小时,包括“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巡展讲解员,各种电子产品的发布会、演唱会、马拉松等等,以及华电的经典保留志愿项目——智光和动保。
我也于今年加入支教团队,将于明年7月深入大别山区,教育扶贫。并于今年下半年将以remote助研的身份参与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Richard B.Freeman主导的“中国地方志项目”。
其实我觉得大学生公益的意义在于:也许你没有能力改变,但是你有责任去关注,关注本身或许就是改变的开始。这一切过程最后,给你最宝贵的就是思想力,或是思考力,让你真正认识自己,认知这个世界的本真,也让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有那么一点不一样。